圖片來源:埃及旅遊局網頁
說起古文明,應該沒有人不對埃及著迷,已有4000千多年歷史、古代世界七大奇蹟迄今唯一僅存的吉薩大金字塔(古夫金字塔),外型相似希臘神話的Sphinx其實卻更早就建造的獅身人面像、為復活而製成的木乃伊、法老王、神廟、墓穴考古等,總能吸引大家的好奇心,讓每個尋找人類文明根源的人都將目光投向它,也讓埃及成為很多人出國探秘旅遊的首選。疫情來襲,觀光止步,我們就先來一場線上考古吧!
第4王朝梅里桑克三世皇后墓 Tomb of Meresankh III, Giza (年代4500多年前,位置:吉薩大金字塔附近)
Meresankh III的陵墓在古夫金字塔附近,發現於1927 年,Meresankh III是古夫法老(Khufu)的孫女、卡夫拉法老(Khafra)的妻子(卡夫拉是古夫的兒子,所以他們是兄妹),這座陵墓原是為她母親設計的,但卻給Meresankh III使用,所以考古學者推測她的死亡可能突然發生、出人意料。Meresankh III的石棺和骨架現存於開羅博物館,由骨架推測她身高約154公分,死時年齡在50-55歲之間。Meresankh III的墓室裝飾精美,牆面浮雕保持完整,讓後人有機會一窺古埃及生活場景,包括麵包烘焙、啤酒釀造、捕獵野禽、放牧、製作草蓆、金屬冶煉、雕像雕刻等,還有供奉者將各種禮物獻給Meresankh III的場景,這些也揭示古埃及人的信仰:為墓室主人的靈魂與來世提供源源不絕的食物與物品。墓室有一面10尊大型女性雕像的牆面,考古學者認為這些女性雕像代表Meresankh III本人、她的母親還有女兒。[點我前往]
為了讓大家能更生動的瞭解浮雕內容與古埃及生活,哈佛大學的Giza Project團隊,為此特地製作了6分17秒的3D動畫版,讓墓室主人Meresankh III現身(動畫形象),親自講解、導覽,畫面相當精美,還原了墓室、壁畫的各個細節,值得一看![點我前往]
Tomb of Wahtye, Saqqara (年代4400多年前)
接著,我們到薩卡拉(Saqqara)來參觀第5王朝一位高階祭司Wahtye的陵墓,薩卡拉在開羅以西 30 公里處,於埃及古王國的首都孟斐斯附近,在古王國金字塔時期做為皇家墓地,有大量古埃及墓葬和金字塔。Wahtye的陵墓近期才被發現,於2018年公布,墓長10公尺、寬3公尺,雖然已經有近4,400年的歷史,但顏色幾乎完好無損。墓室內的淺浮雕描繪了 Wahtye、他的妻子、母親,還有狩獵、航海、祭祀以及製造諸如陶器和喪葬家具之類物品的日常場景,目的就是重建一個世界,讓墓主人可以保有同樣的生活。大型彩繪雕像是Wahtye及他的家人(妻子、母親、兒女),填滿了 18 個壁龕,而靠近地面26個較小的壁龕則是一個身份尚未知者的雕像,或是站著或是雙腿交叉作抄寫員姿勢坐著。不過,考古學家從墓室內的浮雕、雕像、銘文等各種線索考究,推測墓穴原來的主人可能不是Wahtye,似乎應該屬於他的兄弟,但他兄弟的木乃伊並不在墓穴中。墓穴中有5個墓葬豎井,埋葬Wahtye、他的妻子、母親與4個孩子,雖然墓室經過精心裝飾,但墓葬本身卻相對顯得簡陋,他的妻子和孩子被直立埋葬在沒有棺材的狹窄豎井中,而Wahtye本人的木乃伊製作也相對較差,並被埋在一個簡單的木棺中。 [點我前往] 可以自動播放喔
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會再重生,所以在活著的時候就會為死後做準備,法老或貴族會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建造墳墓,並找匠人用壁畫和木製模型來描繪死後要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歡宴、僕人們應做的活計等,使他們能在死後還保有一樣舒適的生活。為此,最早出現的陵墓形式就是金字塔,金字塔的形狀象徵天梯,讓法老可以藉此到達天上,成為神,金字塔旁邊並有神廟進行祭祀。古埃及第一座金字塔是第三王朝的左塞爾金字塔(Pyramid of Djoser,預估約於公元前2667至2648年建造,依其建造形式又稱階梯金字塔,現在仍可看到),而最有名的金字塔就是位於吉薩(Giza)的古夫金字塔(Pyramid of Khufu),建造於第四王朝,旁邊還有古夫兒子卡夫拉金字塔(Khafra)及古夫孫子門卡拉金字塔(Menkaure),祖孫三人的金字塔群,也是大家照片上最常看到的金字塔。三座巍峨的金字塔中,古夫金字塔最大(塔高146公尺),底部是接近完美的正方形,四邊精確的對準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築上還有許多數字巧合,例如金字塔的邊長乘2再除以高剛好等於圓周率,比最早提出圓周率的阿基米德還要早2000多年,還有金字塔的正中央坐標是北緯29.979250,光速是每秒299792458公尺,這些數字巧合,讓金字塔更顯神秘。而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據考古應是卡夫拉法老建造的,一般認為用來鎮守法老的墓地,長約73.5公尺,寬約19.3公尺,高約20.2公尺,整個身體部分僅由一塊石頭建造而成,這麼大的雕像在4000多年的歷史上有很長的時間都被掩埋在黃沙裡,1930年代末再度被挖掘出來前,只有頭部露在外面,當時世人以為這只是一個人面像,後來花了11年終於把底下的身體挖出來,才有現在我們看到的完整的獅身人面像。其實獅身人面像也充滿謎團,包括頭身比例不協調(身體太長,所以有人認為面部頭像可能是後期雕刻上去的),還有一個小眾的假說,學者透過獅身人面像周圍石頭的風化程度和水蝕跡象與該區發生大洪水的歷史記錄考究分析,推測建造時間有可能在公元前5000年甚至公元前1萬年或更早(公元前1萬年還是石器時代)。
但是金字塔實在太顯眼、太能吸引盜墓者覬覦了,於是到第18王朝的時候,法老王圖特摩斯一世在路克索另外尋得一處秘密山谷來做為長眠之所,山勢像金字塔又地形隱密,能在峭壁上依地勢開鑿墓室,完成後再堵住洞口不留痕跡。此後圖特摩斯一世起400多年間的法老王(第18至20王朝,約西元前1550年到西元前1069年),便都在這個神秘山谷建造自己的墓穴(因為位置是秘密,有時候還會不小心挖到前人的墓穴),這個山谷現在便稱為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其實埋葬的除了法老外,還有王室成員跟高官。目前帝王谷總計發現64個陵墓,包括最著名的圖坦卡門、最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第1位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塞提一世、尚武著稱的圖特摩斯三世等有名的法老王。那我們就接著來帝王谷探秘一下~
第20王朝拉美西斯六世墓室,墓室編號 KV9 Tomb of Ramesses VI, Valley of the Kings (年代3100多年前,位置:路克索帝王谷)
拉美西斯六世墓穴於1898年發現,壁畫精美且保存完好,是帝王谷最美麗的墓室之一!這座陵墓最初由第 20 王朝國王拉美西斯五世(在位:公元前1147-1143年)建造,雖然不確定他最終是否被埋葬在裡面,但他的叔叔拉美西斯六世(在位:公元前1143-1136年)擴大了墳墓,並將其用於他的葬禮。墓室有104公尺長,沿著長長的階梯向下走,可看到拉美西斯六世的石棺,沿途牆壁上有《門之書》、《洞穴之書》、《阿姆達特書》、《死者之書》等陪葬文本,以幫助國王成功過渡到來世。天花板則是大名鼎鼎的《天之書》和《地之書》對稱分佈,東側《天之書》以星星為裝飾,西側《地之書》以太陽為裝飾,另外還有一幅引人注目的場景,描繪古埃及神話故事中的日落:天空女神努特拱起大地,太陽盤被描繪在她的嘴前,她即將吞下。再來可看到努特神身體的延長部分有十二個太陽圓盤,代表太陽神每天在夜間穿越冥界的12小時旅程,然後在東方重生,再度充滿生機,也以此表示法老王可以如同太陽神一樣,在黎明時於東方獲得重生。
另外一提,建造這座陵墓的工人住的小屋直接建在地面上,並隱藏了通往圖坦卡蒙墓穴的樓梯!也因此讓英國考古學家Howard Carter在 1922 年發現了圖坦卡蒙的墓穴,還有裡面驚艷世人的寶藏。 [點我前往] 可自動播放
埃及博物館-圖坦卡門廳 The Tutankhamun Collection (年代約3300多年前)
既然提到圖坦卡門的墓穴,那一定要來看看圖坦卡門的寶藏。圖坦卡門(公元前1341-1323年)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法老,他墓穴的發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而他木乃伊上面的黃金面具也成為埃及的標誌圖像。由於幾位最早進入墓穴者的死亡,被媒體渲染成「法老的詛咒」,讓圖坦卡門的名字更為家喻戶曉。一開始考古學者認為圖坦卡門的墓穴未被盜墓者光顧,但後來發現至少被光顧兩次,可能有將近60%的珍寶被盜走,所以發現墓穴時,財寶物品雜亂堆置,裡面的防腐香料也被發現放到另外的KV54號墓穴中。圖坦卡門墓與帝王谷的其他墓穴相比,規模與裝飾相對小且普通許多,這可能跟當時的國力還有他很年輕就即位並只在位10年就去世有關(來不及準備完整的墓室與陪葬品)。即便如此(規模小還被盜墓過),四個小石室中,仍出土了超過3500件物品,現於開羅的埃及博物館陳列展示中,是每個到埃及的旅客必訪之處。想想,如果帝王谷其他國力強盛、在位時間長的法老王墓穴沒有被盜(例如:哈特謝普蘇特、圖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那墓穴裡的寶藏將會如何驚人!言歸正傳,我們來參觀一下埃及博物館的圖坦卡門廳(Tut Hall)。 [點我前往]
阿布辛貝神廟 Abu Simbel Temple, Nubia (年代約3200多年前)
還有一個地方,也千萬不能錯過:位於埃及南部努比亞地區(Nubia)靠近亞斯文(Aswan)的阿布辛貝神廟(Abu Simbel Temple)。由岩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廟-阿布辛貝,是第19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公元前1284年所建,約花20年完成,目的是為了向當時埃及南邊的努比亞宣示國威(努比亞當時是埃及黃金與很多貿易貨品的來源),並在該地區鞏固埃及宗教的地位,被譽為埃及最美的神廟。神廟外聳立著四座著名的坐姿巨大雕像(約20公尺),雕像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其中一座因古代地震倒塌了,雕像面朝日出的東方,目光投向前面的湖水,雕像腿間有小雕像,是王室家族成員,包括拉美西斯二世的母親、皇后、兒子和女兒們,雖說小雕像在腿間看起來嬌小無比,但實際上也有一個人的高度!神廟深有60多公尺,殿中的高大廊柱上刻著戰爭場景的藝術浮雕,柱頂的天花板下畫著張開翅膀的禿鷲,殿內上下各處的象形文字則描述拉美西斯二世的顯赫戰功。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排列在主廳兩旁,通向坐有四位神靈的聖殿:由左至右為冥神Ptah、阿蒙拉神Amun‑Ra、神化版拉美西斯二世、太陽神Ra‑Horakhty。然後很厲害的,當初設計每年的2/21(傳說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跟10/21(傳說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這兩天,陽光會直接照進殿內最深處,照亮除了冥神外的三座神像(冥神當然要隱於黑暗之中)。但是,現在「神光」照耀的時間往後推遲了1天,變成2/22跟10/22,為什麼呢?這要提到另外一項傳奇。1956年時,埃及政府決議興建亞斯文水壩,以提供農業灌溉用水跟水力發電,但上漲的水位會使阿布辛貝神廟跟周邊廟群全部被淹沒,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60年啟動努比亞行動計畫(Nubia Campaign),集結水文學家、工程師、考古學者等專家組成團隊,將神廟分解、切割成精確的塊狀,每一塊都被仔細編號,運送到原址上方約200公尺處重新組裝。不過搬遷後因為現代人「技差一著」,讓「神光」照耀的時間比原本晚了1天。據說也正是這次行動,促進了世界遺產名錄的誕生,且由此保護並推廣了超過1000項的文化、自然及復合遺產(阿布辛貝神廟在1979 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實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貝神廟很長的時間都掩埋在黃沙之中,直到1813年有位瑞士歷史學家在拜訪拉美西斯二世為他的第一位皇后Nefertari建造的神廟時,誤打誤撞在神廟旁邊發現阿布辛貝神廟雕像的其中一個頭,之後一位探險家終於找到神廟入口,再經過多人的努力之後,才將阿布辛貝神廟挖掘出來。
帝王谷,圖片來源:埃及Ministry of Tourism and Antiquities官網 rolls press/popperfoto/getty images
這麼厲害的神廟,一定也要提一下建造它的法老-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公元前1303-1213年),他就是摩西出埃及記裡面的法老王,在位有67年之久,在他的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他跟圖坦卡門可以算是埃及知名度最高的法老王。除了平定內亂、開疆闢土、發展國力外(還和當時敘利亞的西台帝國簽訂史上第一個和平協定,以免亞述帝國漁翁得利),拉美西斯二世也熱衷「土木工程」(所以我們才有機會得以遇見阿布辛貝神廟),埃及各地都有他留下的建築,當然都會順便宣揚他的豐功偉業,所以我們對他的歷史比起其他法老瞭解更多,法國知名作家同時也是埃及學者的克里斯提昂賈克(Christian Jacq),其著名的歷史小說「拉美西斯五部曲」,描寫的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故事,另外一部「埃及三部曲」也是以拉美西斯二世的時代為背景,都很受到歡迎(台灣也有出版中譯本)。拉美西斯二世套句現代的形容,絕對可以說是高富帥,有鷹鉤鼻和紅髮,身高至少170公分(也有說180公分),而且很長壽(91歲,這在現代來講都算長壽,何況在3200多年前大多數埃及人僅活到40多歲的時代),後宮妃嬪眾多,共有100多名子女。他的木乃伊在1881年就被發現,保存良好,從木乃伊研判,生前已駝背、有關節炎、動脈硬化、牙齒狀況不好、頭頂禿了(都91歲了)。1974年,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發現滋生真菌,埃及政府要將他送到法國修復,而根據當時的法律,出國就需要護照,所以當時的埃及政府就幫拉美西斯二世辦了一本護照(實在很穿越),護照上姓名、國籍、性別、照片、出生年等基本資料都有,然後職業欄填的是「國王(已歿)」。 [點我前往阿布辛貝神廟] 可自動播放
接著,還有許多3D實境影片,歡迎喜歡考古探秘的人,繼續觀賞喔。
孔姆艾爾蘇卡法地下墓穴 Catacombs of Kom El Shoqafa, Alexandria
孔姆艾爾蘇卡法地下墓穴位於埃及第二大城-亞歷山卓,原是約公元1-2世紀的一個富有家族的墓地,但最後卻容納了超過 300 具木乃伊。這個三層高深的墓穴位於地下約 20-30 米處,在1900年被偶然發現,是埃及保存最好也最美麗的羅馬時期(公元前30年至公元 395年)遺跡,參觀時需沿著一條螺旋形的階梯一路向下。整座墓穴可見浮雕和壁畫裝飾,有埃及神話場景,也有希臘羅馬神話諸神的形象,在這裡可以看到埃及與希臘羅馬的文化交織。 [點我前往] 可自動播放
紅色修道院 Coptic Red Monastery, Sohag(埃及南部的城市)
紅色修道院位於埃及南部城市Sohag附近,是世界最著名的基督教(東正教)修道院之一,建築外牆的紅磚是名字的由來,建築年代被認為是在公元第4世紀,聖殿內部以羅馬晚期時代的建築雕塑和繪畫為裝飾,相當精美。 [點我前往] 可自動播放
班耶茲拉猶太教堂Ben Ezra synagogue, Cairo
班耶茲拉猶太教堂是埃及國內最古老的猶太教堂,建於公元8世紀,在開羅舊城區,當地人的傳統認為,這個猶太教堂的地點,就是當年法老的女兒發現嬰兒摩西在蒲草箱裡的地方。1888年在藏經室裡發現了一些被準備丟棄的希伯來文手稿,包含一般的文學和一份舊約,這些手稿後來被帶到英國劍橋,世人稱之為「開羅藏經室經卷」(Cairo Geniza)。 [點我前往] 可自動播放
蘇丹哈桑清真寺Mosque-Madrassa of Sultan Barquq, Cairo
蘇丹哈桑清真寺落成於1384年,是埃及馬木路克王朝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其86米的宣禮塔是開羅最高的宣禮塔,也地處開羅熱鬧的舊城區,相當精緻、美麗,被譽為開羅最美的清真寺。 [點我前往] 可自動播放
Tomb of the Two Brothers(Niankhkhnum and Khnumhotep Tomb), Saqqara (第5王朝,約4400年前) [點我前往]
Tomb of Mehu, Saqqara(第6王朝,約4200多年前) [點我前往]
Gayer-Anderson Museum [點我前往]
屹立4000多年的金字塔,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例如:1987年,有一位日本大學的教授對獅身人面像進行電磁波掃描,結果發現石像的正下方竟然有兩個巨大的密室,分別位於爪子底下及腹部底下,兩個空間還有走廊相通,研究學者曾申請挖掘、研究,但遭到埃及政府拒絕。還有,在古夫金字塔內發現的數字「142857」(沒有3、6、9),將142857數字乘以1到6所得到的結果都是由1、4、2、8、5、7組成,只是數字排列的順序不一樣,而乘以7時,得到的卻是999999;再繼續往下進行,也會得到相似的結果,到底有何玄機?這些未解的謎團,都讓古埃及更顯神秘,也讓世人的目光始終追逐著它!